首頁 香港集運倉到新會多少費用 科技
  • 海蛞蝓“自割”頭部並重新長出全新身體的能力令科學家感到驚訝2021-03-09 12:12
  • 人類首次!中國慧眼衞星確認快速射電暴來自於磁星2021-02-19 16:01
  • 踏上新徵程!德媒預測今年七大科技趨勢2021-02-18 10:37
  • 美國種業變形記2021-02-01 07:35
  • 馬斯克譴責亞馬遜阻撓“星鏈”計劃!美兩大科技巨頭因競爭衞星互聯網爭...2021-01-28 09:06
  • 北斗定位再發力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安裝破千米2021-01-22 14:50
  • 波音將向ISS交付6個全新太陽能電池陣列2021-01-14 15:02
  • 最新研究:龍宮小行星聚集形成之前失去大量水分2021-01-11 13:07
  • 我國科研人員發現可延緩衰老的新型“基因療法”2021-01-11 15:56
  • 我國首台高精度量子重力儀交付2021-01-05 16:34
  • 創辦3年後 亞馬遜參與建立的醫療企業Haven將解散2021-01-05 16:33
  • 最大分段式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2021-01-01 12:04
  • 一億度高温下運行20秒!韓國“人造太陽”刷新紀錄2020-12-30 10:39
  • 中外科學家合作新識別月球上近11萬個撞擊坑2020-12-26 14:23
  • 華為召開“TrustInTech 2020線上峯會”:共享科技帶來...2020-12-10 21:02
  • 又一次一箭雙星!我國成功發射引力波暴高能電磁對應體全天監測器衞星2020-12-10 16:20
  • 聯合國祕書長古特雷斯致信世界青年科學家峯會參會者:期待一起應對挑戰2020-12-09 21:01
  • 河南省科學院化學所“i科普”科技志願服務隊科普下鄉送教袁店中學2020-12-08 16:40
  • 12月觀天象指南:雙子座流星雨、土木相合2020-11-27 10:32
  • 數字經濟助力抗疫,互聯網大會呼籲全球合作2020-11-24 10:50
  • 阿里安全蘋果系統內核防禦研究被國際頂會收錄 保護用户系統安全2020-11-19 18:04
  • 我國學者首次在《Science》發表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研究成果2020-11-13 19:48
  • 中醫藥抗疫出奇招 進一步發展還需與時俱進2020-11-13 19:49
  • 仿生兩棲機器人可用於農業和搜救2020-11-12 13:58
  • 阿聯酋發力太空探索 “拉希德”2024年登月2020-11-12 13:58
  • 外星“生物採礦”可行!微生物可在零重力環境下開採稀土元素2020-11-11 11:42
  • 碳中和•零碳中國首支零碳科創基金正式發起2020-11-08 03:20
  • 首批入圍“零碳中國”示範項目和解決方案在進博會正式發佈2020-11-08 03:20
  • 不負眾望!中國天眼已發現二百四十多顆脈衝星2020-11-05 09:04
  • 土衞六大氣層發現獨特環狀碳氫分子 或是生命組成部分2020-11-03 15:28
  • 韓新冠病毒檢測法30分鐘出結果2020-10-30 07:35
  • X射線不光能拍胸片還能找星星2020-10-27 08:48
  • 數字人民幣和支付寶:支付都得用手機,有啥不一樣?2020-10-26 17:14
  • 科大訊飛為百萬AI開發者賦能2020-10-26 11:35
  • 科技部:新冠病毒變異不大 未對疫苗研發造成影響2020-10-20 17:28
  • 訪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:讓創新推動中國製造行穩致遠2020-10-14 09:43
  • 臨牀試驗顯示:腸癌有了高效的早期篩查手段2020-09-28 11:34
  • 我國成功發射環境減災二號A、B衞星2020-09-27 15:47
  • 揭祕環境減災二號衞星:農作物生長狀態可盡收眼底2020-09-27 15:47
  • 走進重慶高新區:科學家的家 創業者的城2020-09-24 15:53
  • 走進重慶高新區:科學家的家 創業者的城2020-09-24 15:53
  • 國內首個量子計算雲平台上線 量子計算機正走出實驗室2020-09-23 19:05
  • 用核心技術“跑馬圈地”2020-09-17 09:30
  • 全球首款!我研製出熱效率突破50%的柴油發動機2020-09-17 09:30
  • 北海:直播時代的“雲上奏鳴”2020-09-17 09:30
  • 在90後車主眼中 汽車智能化有多“香”2020-09-10 14:37
  • “小觸點”構建“大生態” 打造農村智慧生活圈2020-09-07 10:18
  • 工信部部長:5G用户超6000萬 今年將推動大規模商用2020-09-05 18:03
  • 垃圾信息輪番轟炸 詐騙陷阱防不勝防 工信部重拳出擊2020-09-05 09:03
  • 閒魚開展百日專項行動:加大有害信息查處力度,關停“魚塘”業務2020-09-04 15:02
  • 蒙牛複合型現代化工廠落户武漢 王忠林與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座談2020-09-03 15:03
  • 我國新冠病毒疫苗在俄羅斯啓動三期臨牀試驗2020-09-02 16:50
  • 太空用新型電池問世:使用硅材料,充電更快、更輕便2020-09-02 09:06
  • 中國(龍港)首屆“港”為人先全球創新創業大賽啓動報名2020-08-28 15:02
  • 科研成果是我們手中最有力的武器2020-08-27 17:01
  • 65年,我國核工業,從大國重器走向民生日常2020-08-27 17:00
  • 科技成就“中國夢”,精神抖擻再出發2020-08-27 16:59
  • 研究揭示4400萬年前青藏高原東南部重大環境變化2020-08-27 16:59
  • 揭祕移動P3實驗室:在裏面是如何做核酸檢測的?2020-08-27 16:58
  • 144.79米!我國獲青藏高原湖泊最長巖芯2020-08-27 16:58
  • 讓科學家精神照亮創新之路2020-08-27 16:57
  • 以新方位新使命推進科普工作新擔當新作為2020-08-27 16:57
  • AI挖掘“用户畫像”,百度聚屏實現户外廣告精準投放2020-08-25 15:03
  • 中國蛋白質組研究站在了全球制高點2020-08-18 09:04
  • 中國研發新型衞星太陽翼 讓“一箭多星”擁有更多可能性2020-08-17 15:42
  • 保持支持政策穩定並非要“下猛藥”2020-08-13 12:08
  • 國際最新研究稱,磚頭不僅能砌牆 還能儲存電能2020-08-12 18:31
  • 芯片斷貨?華為啓動“南泥灣”項目加速“去美國化”2020-08-09 09:03
  • 張朝陽直播做飯 被贊“全網最會做飯的大佬”2020-08-07 00:03
  • 遊戲產業 瞄準新賽道2020-08-06 12:05
  • 太空垃圾激光測距顯“神通”2020-08-05 12:08
  • 800萬元獎金,全部捐出!2020-08-04 16:38
  • 學術不端有了懲處依據 科技部新規約束科技活動違規行為2020-08-04 14:41
  • 原農業部副部長高鴻賓:惡性炒作奶業是居心叵測,是對巨大進步的視而不...2020-07-31 15:03
  • 現代奶業評價體系建設啓動會召開 奶業上半年成績值得自豪2020-07-31 15:03
  • 兩部委部再“整風”:科研論文數量不與獎勵獎金掛鈎2020-07-30 10:32
  • 寬帶短波多媒體通信系統項目通過科技成果評價2020-07-29 09:32
  • 氫能邁入快速發展戰略機遇期 八位院士專家探討氫能產業2020-07-29 09:32
  • 科技助力建設美麗中國2020-07-29 09:32
  • 揭祕!天問一號探測器傳回的地月合影是怎麼拍出來的2020-07-29 09:04
  • 水利部:科學合理安排長江淮河太湖泄洪2020-07-28 20:24
  • 天問一號目前工況正常!中國深空測控網將全程護送探火2020-07-25 09:03
  • 網安龍頭奇安信登陸科創板 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2020-07-22 15:29
  • 首個肺外器官影響綜述性研究:新冠肺炎可致患者多器官受損2020-07-14 10:33
  • 大滅絕致生物多樣性驟降 促使生物古地理格局鉅變2020-07-14 10:33
  • 軍事智能化的“能”與“不能”2020-07-12 03:17
  • AI時代降臨,人類準備好了嗎?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會探索答案2020-07-10 10:26
  • 國家科技項目怎樣考評?三部委出台政策規範2020-07-10 10:25
  • “3D商城”推動線上經濟從單品消費走向場景消費2020-07-07 14:27
  • 藝人信息在網上“裸奔” 花幾元錢即可買到各類信息2020-07-07 14:27
  • 攜手應對新冠疫情 科技部部署疫苗等四方面國際合作項目2020-07-07 14:27
  • 新裝備可讓醫護人員不穿防護服進行核酸採樣2020-07-07 14:27
  • 人工智能工程技術人員:為機器注入智慧力量2020-07-07 14:27
  • 90後病毒獵手:阻斷感染蔓延 守衞人們健康2020-07-07 14:27
  • 智能家居,點亮e生活2020-07-07 14:27
  • 技術變革正在重新定義“閲讀”2020-07-07 14:27
  • 人民時評:新業態,開拓經濟新藍海2020-07-07 14:27
  • 共融機器人研究和應用前景廣闊2020-07-07 14:26
  • 阿里健康追溯碼切入新藥研發臨牀試驗領域2020-07-06 18:04
  • 人民時評:中國北斗,寫照自主創新的志氣2020-07-03 14:29
  • 《自然》最新論文稱發現一種新的艾滋病候選治療藥物2020-07-02 12:28
  • 高能離子注入機:我國芯片製造核心關鍵裝備再獲突破2020-07-01 11:23
  • 互聯網時代的中國民法典(新論)2020-07-01 11:23
  • 兩部委推動科研設施開放共享 為全社會創新服務2020-07-01 11:23
  • 腫瘤內細菌來路不明 是“敵”是“友”更説不清2020-07-01 11:23
  • 人工智能剛上崗便“翻車” 培養一名合格的AI編輯分幾步?2020-07-01 11:23
  • “三區三州”農網改造升級全面完成2020-07-01 11:23
  • 日本修改航天發展計劃 擬將航天產業規模擴大數倍2020-07-01 11:23
  • 3D打印發展前景廣闊2020-06-30 11:24
  • 新基建將催生海量數據 帶火“冷存儲”市場2020-06-30 11:24
  • “清涼口罩”大熱:它是夏日神器還是“智商税”?2020-06-30 11:23
  • 3D打印發展前景廣闊(科技大觀)2020-06-30 06:19
  • 抗汛“奇兵”幫我們看得更遠、救得更快2020-06-30 05:16
  • 北京:16歲以下青少年使用健康寶不強制人臉識別2020-06-25 18:04
  • 北斗全球組網將給人們帶來什麼?2020-06-25 17:36
  • 2020年底,我國將掌握時速600公里磁浮全套技術2020-06-23 09:27
  • BBC:銀河系可能有36個外星文明?這個數怎麼算出來的?2020-06-21 10:13
  • 病毒感染風險可能與血型有關 A型血更易感?2020-06-20 17:17
  • 探索紅色星球!NASA“毅力號”火星車最早下月發射2020-06-19 13:48
  • 直擊新冠病毒,辨證論治開出“中國處方”2020-06-14 21:20
  • 科學家發現迄今持續最久的超大質量“黑洞心跳“2020-06-12 15:01
  • 一天並非24小時,日長變化每8.6年“輪迴”一次2020-06-08 15:27
  • 可見全過程!別忘了6月6日凌晨來看“半影月食”2020-06-04 21:25
  • 第54顆北斗衞星入網工作 北斗系統距全面建成僅“一步之遙”2020-06-03 10:38
  • “5G+VR”新模式 中國市場規模將達900億元2020-06-01 10:45
  • 權威解讀:珠峯“身高”究竟怎麼測?2020-05-27 15:02
  • 海底1萬米!中國載人深潛將赴科研“無人區”2020-05-25 09:02
  • 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取得新進展2020-05-20 09:26
  • 提前幾秒甚至幾十秒 雲南四川多地收到電視彈窗地震預警2020-05-20 09:25
  • 美國:測試“免疫戰士”T細胞對抗新冠病毒能力2020-05-20 09:25
  • 我國衞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總體產值達3450億元2020-05-18 21:20
  • 工信部就新浪微博App數據泄露問題開展問詢約談2020-03-24 16:25
  • 微信發佈“復工者聯盟”大數據 小程序外賣增長402%2020-03-20 11:04
  • “新基建”到底新在哪2020-03-20 11:04
  • 數據中心建設切莫貪大求多2020-03-20 11:04
  • 5G+智慧路燈充電樁亮相運營2020-03-17 10:03
  • “紅軍入黔第一鄉”的脱貧“翻身仗”2020-03-15 11:39
  • 浙理工科研團隊攻堅新型防護材料 有望阻隔分解病毒2020-03-01 15:02
  • 集合最新IT技術的人工智能醫護機器人進駐武漢 成抗疫利器2020-02-23 16:05
  • 飛沫、氣溶膠、糞口傳播?新冠病毒防護乾貨來了2020-02-23 08:02
  • 疫苗、藥品、血漿治療,有最新消息!2020-02-22 15:02
  • 長虹全面復產第二週 首款5G工業互聯網模組正式下線2020-02-21 13:05
  • 金屬3D打印或引發重大裝備生產模式變革2020-02-19 12:03
  • 美開發的新型設備可“憑空”發電2020-02-19 12:03
  • AI仿真器將模擬速度提高數十億倍2020-02-19 12:03
  • 俄開發出可恢復立體視覺的“電子眼鏡”2020-02-19 12:03
  • 為社會治理提供有力科技支撐(有的放矢)2020-02-19 12:03
  • 健全科技倫理治理體制(新知新覺)2020-02-19 12:03
  • 智能科技促進創新增長(觀象台)2020-02-19 12:03
  • 微信戰“疫”報告:“線上開會”北京深圳上海最多2020-02-17 21:04
  • 【香港集運倉到新會多少費用】中安時評:以“百米衝刺”精神跑完脱貧攻堅最後“一米”2020-02-16 22:41
  • 為復工復產提供安全便捷的運輸保障2020-02-16 21:42
  • 中科院:靈長類動物模型出現新冠肺炎症狀2020-02-15 16:05
  • 100餘城開通釘釘復工平台 員工可進行健康打卡2020-02-14 23:21
  • 鍾南山團隊與阿里雲達成合作 致力新冠病毒新藥及疫苗研發2020-02-14 17:05
  • NASA揭“天涯海角”祕密:表面相對光滑 未發現水(圖)2020-02-14 11:06
  • 為什麼病毒和細菌容易攻擊肺臟呢?(杏林尋寶·中華傳統醫藥漫談)2020-02-14 12:03
  • 新零售為防疫加上“安全閥”(雲中漫筆)2020-02-14 12:02
  • 感冒、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區分?(醫説新語)2020-02-14 12:02
  • 數字支付市場大有可為(互聯網大咖秀)2020-02-14 12:02
  • 以“明德”引領網絡視聽行業發展2020-02-14 12:02
  • 大數據助力政府精準施策企業有序復工2020-02-14 12:02
  • 感冒、流感和新冠肺炎咋區分?(醫説新語)2020-02-14 12:02
  • 痊癒患者血漿:臨牀特異性治療的寶貴資源2020-02-14 08:00
  • 返程受阻,情緒過載?浙江省科協邀請心理專家教你在情緒的海洋中掌控自...2020-02-11 16:02
  • 民航局組織協調第四批包機緊急運輸醫療隊馳援武漢2020-02-10 12:03
  • 迄今分辨率最高的太陽圖像出爐 可看到米粒狀結構2020-02-04 05:19
  • “列車春晚”走進高鐵車廂 為旅客送祝福2020-01-21 15:03
  • 狀如水滴、晶瑩璀璨 NASA公佈2億光年外星系美照(圖)2020-01-20 10:06
  • 春運返鄉列車公益活動温暖回家路 1元換AI詞典筆2020-01-19 10:03
  • 北水稻增收49萬噸 科技成果在田間地頭“生根發芽”2020-01-19 10:03
  • 科技日報評撤銷院士工作站:迴歸本真,拒絕學術聲譽簡單變現2020-01-15 10:04
  • 科學家發現新解毒機制 你用的殺蟲劑或許對昆蟲無效2020-01-13 02:19
  • 以公共利益為底色,人臉識別技術請慢些走2020-01-09 05:13
  • NASA公佈銀河“美照”:2300萬光年外的星系煙火2020-01-02 13:45
  • “為母則剛”有依據 科學家發現兩性抗體免疫機制新差異2019-12-27 05:20
  • 着陸點選出!美小行星探測器將在“貝努”上採集樣本2019-12-25 06:04
  • 出入境證件電子信息識讀認證軟件發佈上線2019-12-24 15:02
  • 中國科學家將基因組分析速度提升5倍2019-12-23 08:06
  • 中國科學家首次證實“水變冰”百年理論預言2019-12-23 06:04
  • 2019年,搭乘天文列車駛向宇宙更深處2019-12-23 03:19
  • 41款APP違規被工信部通報 排第一名的是QQ2019-12-19 11:10
  • 波音公司“星際客機”將於12月20日首飛2019-12-17 15:03
  • 以一種海洋軟體動物為靈感 3D打印出柔性防護鎧甲2019-12-11 05:11
  • 未來集市:APP未被下架 已優化升級完成整改2019-12-10 19:03
  • 地球還有多少祕密?今年,又有71種新物種被發現(圖)2019-12-09 12:06
  • 100款違法違規APP下架整改 光大銀行、微店、更美等在列2019-12-05 11:03
  • 11月“科學”流言榜發佈:5G手機毫米波可致失明?忽悠人2019-12-03 10:03
  • 工信部就垃圾信息問題約談小米迪信通等18家企業2019-12-02 17:07
  • “攜號轉網”正式啓動!納入四大運營商考核指標2019-11-27 11:14
  • 5G標準必要專利 我國擁有量居全球首位2019-11-24 10:02
  • 重返冥王星?NASA稱將研究相關飛行器 或長期停留2019-11-22 09:10
  • 電視媒體如何走進5G時代?在融合轉型中拓展新空間2019-11-21 05:11
  • 有了數字視網膜 監控告別“自閉症”2019-11-20 15:07
  • 手機廠商扎堆“造芯” 是無奈之舉也是必然選擇2019-11-20 04:08
  • 第八屆中國創新創業大賽互聯網行業總決賽在浙江開幕2019-11-19 16:03
  • AI訓練遇隱私難題 聯邦學習這樣打通數據孤島2019-11-19 02:16
  • 人工智能首次實現多重量子關聯的同時分類2019-11-19 02:16
  • 區塊鏈助力:把“深閨”數據送上加密“花轎”2019-11-18 06:03
  • 超算、雷達新材料“打底”,5G設施發生質的變化2019-11-18 06:03
  • 中國5G商用,在開放合作中“提速”2019-11-18 05:12
  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書記:全球5G深度融合勢不可擋2019-11-18 02:18
  • 還沒買5G手機? 等等,明年價格可下探至千元檔2019-11-16 01:08
  • 中國移動董事長:未來五年5G投資佈局力爭達千億元2019-11-15 13:05
  • 5G魅力足 安全須關注2019-11-14 06:03
  • 攜號轉網管理規定出爐 不得為用户設置專項資費方案2019-11-12 03:14
  • 攜號轉網10日起全國範圍試運行 哪些客户可以操作?2019-11-11 03:18
  • 精準測量表明質子又“瘦了”2019-11-08 15:03
  • 《自然》發佈本世紀前十年5個“科學關鍵詞”2019-11-08 15:03
  • 新理論有望通過桌面實驗模擬黑洞2019-11-08 15:03
  • 越南的中國水稻“示範方”產量增加一倍多2019-11-08 15:03
  • 人工神經讓腦梗患者恢復手部功能2019-11-08 15:03
  • 為科創板如此“不拘一格”叫好2019-11-07 10:03
  • 股市新軍科創板 上市企業成績靚2019-11-07 10:03
  • 科創板股票破發 這是市場本該有的樣子2019-11-07 10:03
  • 單日兩隻 科創板新股首現破發2019-11-07 10:03
  • 中國工業互聯網標識註冊量突破4億 預計年底突破10億2019-11-06 23:03
  • 騰訊科學周:“科技向善”引領時代風尚2019-11-06 15:21
  • 民間力量資助基礎科研 50位青年科學家獲“科學探索獎”2019-11-04 15:02
  • 中國移動5G正式商用 首批50個城市正式進入5G時代2019-11-01 18:03
  • 交通部:加快建立安全高效、綠色低碳的物流運輸服務體系2019-10-31 15:03
  • 報告:預計2021年我國網絡安全市場規模達926.8億元2019-10-31 15:03
  • 商務部:2018年全國餐飲收入4.3萬億元 首次突破四萬億2019-10-31 15:03
  • 智能京張高鐵年底開通 列車實現自動駕駛2019-10-26 17:04
  • 隕石是不是墜落人間的星星?2019-10-25 15:03
  • 地球也許沒那麼獨特,宇宙中類地行星可能很常見2019-10-21 09:07
  • 世界互聯網大會智慧電子站牌來了 乘客告別埋頭等車2019-10-18 16:05
  • 超九成受訪家長給孩子配手機 三成無法引導其正確使用2019-10-17 07:04
  • 5G自動微公交落地背後 互聯網大會“加持”烏鎮5年鉅變2019-10-16 21:04
  • 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進入倒計時,烏鎮準備好了2019-10-16 21:04
  • 人工智能學會寫交響曲 將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?2019-10-15 06:03
  • 外媒曝亞馬遜AI安防攝像頭尚需人工協助2019-10-13 07:03
  • 花1元就能改朋友圈定位?微信:存安全風險,在打擊2019-10-11 14:05
  • 中國移動:大興國際機場近600萬平米將全部5G覆蓋2019-10-11 08:05
  • 5G手機連2G也賣不過?信號覆蓋小、售價高是主因2019-10-09 06:03
  • 由炫到實 人工智能轉型還要紮根產業需求2019-10-08 07:05
  • 29歲博士獲聘華東交大教授 每天16小時泡在實驗室2019-09-29 12:02
  • 逾100只海豚在西非擱淺死亡 或因領隊迷失方向2019-09-29 12:02
  • 阿里“平頭哥”發佈首款芯片“含光800”2019-09-25 14:02
  • 部分暗物質由原始黑洞構成?科學家稱並不排除這種可能性2019-09-24 10:05
  • 虛擬現實:讓虛擬無限逼近真實2019-09-20 10:10
  • 中國“墨子號”衞星完成引力誘導量子糾纏退相干理論檢驗2019-09-20 10:10
  • 引力波天文台或有助搜尋暗物質粒子2019-09-20 09:04
  • 中科院院士鄭建華:指紋識別安全鏈條還不夠完整2019-09-17 14:05
  • 二季度全球X86服務器銷售額走低 Dell、HPE、浪潮居前三2019-09-16 17:05
  • 科大訊飛成冬奧會語音轉換及翻譯獨家供應商2019-09-16 17:02
  • 一天三頓,每頓“吃”4顆月球 這個黑洞不一般!(圖)2019-09-16 11:07
  • 杭州市與阿里巴巴集團簽訂全面深化戰略合作協議2019-09-13 09:02
  • 科學家稱首次在系外行星發現水 距地球100光年2019-09-13 08:02
  • 資源一號02D衞星發射成功 太空攝影添神器2019-09-12 17:02
  • 30餘家知名創作機構首批入駐“人民智作平台”2019-09-12 16:03
  • 林東:屢破世界潮流能發電新紀錄2019-09-12 15:02
  • 構建產業生態加速自主創芯 第三屆中關村IC產業論壇召開2019-09-12 13:04
  • 公安部網絡安全保衞局陳飛燕:為網絡內容安全護航2019-09-11 15:02
  • AI錄音筆賦能學習場景:1小時錄音5分鐘出稿2019-09-11 12:06
  • 手機計算器出錯,原因竟是人性化設計2019-09-11 09:04
  • 我國光量子芯片技術從跟跑轉向並跑2019-09-11 09:04
  • 20億年前地球曾發生大滅絕事件 99.5%生命消失2019-09-10 10:04
  • 當人工智能也“拿起筆”2019-09-10 10:04
  • “5G之城”呼之欲出2019-09-10 10:04
  • 華為發佈全球首款5G SoC芯片 Mate30手機首發搭載2019-09-06 21:03
  • 中外科學家首次在1.5億公里距離間檢驗量子現象2019-09-05 19:48
  • 我國二次再熱發電技術領跑世界2019-09-03 10:04
  • 穿行水下高速、坐空中的士 未來50年人類這麼生活?2019-09-02 16:07
  • 補短板強軟肋 促進文化和科技深度融合2019-08-28 15:02
  • 南仁東:“天眼”奠基人的小心願2019-08-28 15:02
  • 滴滴新增三項醉酒乘客服務:乘客酒後乘車需報備2019-08-28 14:05
  • 更美APP創始人:“5G+AI”將開啓醫美3.0時代2019-08-22 15:06
  • 多位院士齊聚煙台共話微納傳感技術與智能製造2019-08-18 17:27
  • 浙江三部門聯合開培訓會 要讓“黑科技”為企業減負加速2019-08-16 09:04
  • 互聯網百強企業有力支撐數字經濟2019-08-16 09:04
  • 工業互聯網核心基礎設施建設加速2019-08-16 09:04
  • 網絡購物節:價美也要質優2019-08-16 09:04
  • 報春花因自然雜交選育突破可望持續“報春”2019-08-15 10:04
  • “最牛”望遠鏡建設遇阻 天文學家與原住民共搶“聖山”2019-08-15 10:04
  • 阿里巴巴的過去一年:創造就業4082萬2019-08-14 15:27
  • 三家運營商推出5G體驗套餐 每月贈送100G標配流量2019-08-14 15:27
  • 如果人類不吃肉至少節約三分之一耕地2019-08-13 10:05
  • 打造5G高地!全國首個“5G泛在小鎮”落地許昌2019-08-12 18:06
  • 中亞鹹海流域水域面積平均以每年1048平方公里速度下降2019-08-08 15:08
  • 記者體驗5G手機:4G套餐吃不消 88元流量撐不到一天2019-08-07 14:06
  • 記者體驗5G手機 4G套餐吃不消2019-08-07 12:04
  • 之江實驗室公佈新一批開放課題 每題經費50萬到100萬!2019-08-06 14:03
  • 5G手機開售 全國“5G第一人”在京東誕生2019-08-05 12:07
  • 火衞一到海衞十三 人類有望造訪的六顆衞星藏着哪些祕密2019-08-05 09:04
  • 哈勃望遠鏡發現橄欖球狀“熱木星” 整顆行星處於被吞噬邊緣2019-08-05 09:04
  • 仿變色龍軟體機器人問世2019-08-02 10:05
  • 31光年外可能存在一個宜居星球2019-08-02 10:05
  • 開顱手術 史前人類頭骨上發現奇特孔洞2019-08-02 10:05
  • “科聖”墨子:他在古代中國播下科學火種2019-08-02 10:05
  • 31光年外可能存在一個宜居星球 平衡温度大約為-53℃2019-08-02 09:12
  •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新型類腦計算芯片2019-08-02 09:04
  • 我國科研人員研製出兼具變色和變形性能的新型材料2019-08-02 09:04
  • 中國電信計劃取消達量限速套餐 稱不能滿足用户需求2019-08-01 23:04
  • 隨身WiFi還能火多久?2019-08-01 10:08
  • 中科院院士增選初步候選人名單公佈 浙江7人入選2019-08-01 12:05
  • 科學紀錄片《手術兩百年》火了,不僅掃盲,還好看得能下飯2019-08-01 09:10
  • 中國造轉體球鉸支撐最重橋樑“華麗轉身”2019-07-31 09:05
  • 中國工程院院士鄔賀銓:要正視5G帶來的安全挑戰2019-07-31 09:05
  • “AI之父”圖靈登上50英鎊新鈔2019-07-30 08:04
  • 山東19條政策措施支持數字經濟發展2019-07-22 11:13
  • 華為中國生態之行走進浙江 帶來數字化轉型“方法論”2019-07-20 21:03
  • 從1G到5G,移動通信發展之路2019-07-20 05:12
  • 中國代表團向國際電信聯盟提交5G技術方案2019-07-19 09:06
  • “深海勇士”探祕海底世界:高度國產化的大國重器2019-07-19 07:06
  • 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發佈 讓國際標準的“中國聲音”更響亮2019-07-19 08:07
  • 馬斯克發佈腦機接口系統 人體試驗仍面臨眾多挑戰2019-07-19 07:05
  • 艾滋病病毒可長期潛伏腦脊液中 與認知障礙高度相關2019-07-17 09:04
  • 5G室內基站參考設計公佈,輻射很小別擔心2019-07-17 06:05
  • 針孔攝像頭偷拍事件頻發 不要用技術成果作惡!2019-07-17 07:06
  • B族維生素、驅蚊手環 這些驅蚊方式蚊子並不“買賬”2019-07-16 08:09
  • 2020年錯過火星,就要再等兩年2019-07-15 09:05
  • 天宮二號將於近期擇機受控再入大氣層2019-07-15 09:05
  • 違反《網絡安全法》相關規定 30款APP被要求整改2019-07-12 15:07
  • 他研發的“2.0版本”高韌性混凝土 應用在了秋石高架上2019-07-12 14:03
  • 火星探測到底難在哪兒?2019-07-12 09:05
  • 21萬年前頭骨成現代人類走出非洲最早證據2019-07-11 11:05
  • 邊淨水邊發電的太陽能裝置問世2019-07-11 11:05
  • 151天!太陽系內發現公轉週期最短小行星2019-07-11 11:05
  • 量子力學隨機性被推翻? 放心吧,上帝依然擲骰子2019-07-11 10:12
  • 互聯網公司待尋“下半場”出路2019-07-09 22:05
  • 任正非:華為有一個很大的失誤2019-07-09 09:06
  • 黃金與真菌存在氧化還原作用2019-07-05 11:13
  • 喀斯特生境讓植物葉片功能性狀大不相同2019-07-05 11:13
  • 專家:珙縣5.6級地震屬長寧6級地震餘震2019-07-05 10:05
  • LED植物工廠:中國有了自己的最高級農業2019-07-05 10:05
  • 可伸縮納米線探針技術: 讓半機器人離我們越來越近2019-07-05 10:05
  • 全球首個AI設計藥物進入人體試驗階段2019-07-05 10:05
  • 虛擬現實技術漸入佳境2019-07-04 10:25
  • 颱風來了,這套全新探測系統蓄勢待發2019-07-04 10:13
  • 系外中等行星大氣成分首次揭示2019-07-04 10:10
  • TESS再刷“下限”,發現升空以來最小行星2019-07-04 10:09
  • 迄今最完整線蟲神經圖譜繪成2019-07-04 10:10
  • 反射光“調色板”有望帶來無墨印刷2019-07-04 10:10
  • 人馬座星流 有了第一張3D畫像2019-07-04 10:09
  • “火燒雲”能預報晴雨嗎?2019-07-04 10:09
  • 軍事物聯網 打造作戰系統的天羅地網2019-07-03 15:04
  • 新三板公司積極搶灘科創板2019-07-03 15:04
  • 我找到“人造太陽”高性能穩態運行模式2019-07-03 15:04
  • 毫米級多功能水母機器人問世2019-07-03 15:04
  • 毫米級多功能水母機器人問世2019-07-03 15:04
  • 3萬公眾共享“科學傳播月”科普大餐2019-07-03 15:04
  • 前5月國內互聯網企業增收近兩成2019-07-03 10:13
  • 算法界上演“貓鼠遊戲”連續劇2019-07-03 10:05
  • 低效製冷產品將強制淘汰2019-07-03 10:05
  • 百年未遇大變革如何顛覆人類出行方式2019-07-03 10:05
  • 浙江智造“逐日”戈壁新能源高地2019-07-02 08:03
  • 1000 年後人類什麼樣?彎腰駝背、大腦變小……2019-07-01 20:34
  • 第十屆“科技新浙商”推薦活動正式啓動2019-06-30 15:02
  • 中國發布信息技術十大前沿熱點問題 自動駕駛等入選2019-06-30 14:06
  • 中國工程院院士:5G之後還有6G 與政治因素無關2019-06-30 09:05
  • “核心軟件創新發展”主題論壇召開 專家發佈數據處理白皮書2019-06-30 09:05
  • 杭州首個“科創路演中心”落地湘湖2019-06-29 18:03
  • 杭州餘杭:阿里巴巴集團全球總部開建2019-06-29 18:02
  • 智能計算機大會:中科曙光“三大引擎”佈局智能計算2019-06-28 21:05
  • 5G就是“4G+1G”嗎?2019-06-27 15:05
  • 榮耀總裁趙明:榮耀5G手機支持NSA和SA雙模 四季度上市2019-06-27 15:04
  • 2019《亞太及日本企業人工智能倫理道德研究》發佈2019-06-27 12:06
  • 中國經濟縱深談:劈波斬浪駛向光明未來2019-06-27 11:04
  • 以和平合作守護世界安全(鐘聲)2019-06-27 11:04
  • 破除迷思 昂首前行2019-06-27 11:04
  • 飛到青藏高原7千米高空 浮空器將大氣成分“盡收眼底”2019-06-27 10:03
  • 獲5G牌照後 中國三大運營商高管首談5G發展2019-06-26 21:03
  • 中國移動:2020年5G網絡覆蓋全國地級以上城市2019-06-25 20:03
  •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:2019年在超50城提供5G商用服務2019-06-25 17:05
  • 馬雲對話5位諾獎得主:我是數字經濟的樂觀主義者2019-06-24 23:03
  • 這場動漫主題創新創業大賽 “萌芽熊”和“湯圓醬”是冠軍2019-06-18 19:02
  • 滴滴公佈防疲勞駕駛規則:司機每4小時需休息20分鐘2019-06-17 15:06
  • 扣分,罰款!開車千萬不要用手機,有人已被處罰2019-06-17 10:00
  • 屠呦呦團隊放“大招”:“青蒿素抗藥性”等研究獲新突破2019-06-17 09:52
  • 多款新型機器人 亮相亞馬遜全球人工智能會議2019-06-17 09:17
  • 亦真亦幻 AI讓虛擬世界“觸手可感”2019-06-17 09:16
  • 別讓圍繞穿山甲的科學論爭變成“扯皮”2019-06-17 09:13
  • 可見光驅動生物質可製備氫氣和原柴油2019-06-17 09:11
  • 尋找宜居行星,NASA在行動2019-06-17 09:08
  • 聚變能動力航天器或十年內問世 有望讓探測器在兩年內進入土星2019-06-17 09:07
  • 國寶首次“定居”青藏高原2019-06-17 09:06
  • 我科學家首次提出新型遠程量子密鑰分發協議2019-06-17 09:05
  • 濟源車主有福了!保護隱私!別再放手機號給不法分子留機會啦!2019-06-17 09:01
  • 杭州蕭山首次舉辦5G主題雙創大賽 重點圍繞這七大方向2019-06-14 12:02
  • 古基因組信息“講述”早期人類遷移史2019-06-14 10:04
  • 45.5特斯拉!超導磁鐵磁場強度創紀錄2019-06-14 10:03
  • 新設想:暗物質粒子或為暗磁單極子2019-06-14 10:03
  • 中國聯通5G創新中心總監:5G將從多方面改變生活生產方式2019-06-13 17:05
  • 王曉初談中國聯通混改:已培養約2萬人的小CEO隊伍2019-06-13 17:06
  • 跨越千年的中國古代導航展走進聯合國2019-06-13 18:02
  • “克隆獼猴”獲選細胞出版社2018中國年度論文2019-06-13 18:02
  • 塑料污染日益嚴重 全球人均攝入量相當於每週吃掉一張信用卡2019-06-13 11:08
  • 這種魚與伴侶分開會“心痛”?研究:為保護下一代2019-06-13 09:11
  • 中國水電、風電、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均穩居世界首位2019-06-13 13:29
  • 中國首例採用5G技術全程在線審理行政案在穗開庭2019-06-13 13:28
  • 無人機在電網建設中顯身手2019-06-12 09:07
  • 5G手機價格明年有望降下來2019-06-12 09:07
  • 研究:本世紀末 海洋生物或因全球變暖損失六分之一2019-06-12 09:13
  • 人腦基因植入猴腦:轉基因猴可能提高了智商2019-06-12 08:07
  • 中國科學家克隆出控制稻米品質的重要基因2019-06-12 06:03
  • QQ音樂打擊違規獲取樂幣 部分網友稱被無辜波及2019-06-11 19:03
  • 建設5G,中國必須搶得先機2019-06-11 08:06
  • 小行星12億年前撞擊英國 科學家現確認隕石坑位置2019-06-11 16:30
  • 當Vlog遇上5G 新風口來了2019-06-10 05:15
  • 世界海洋日,海洋知識科普讓市民大開眼界2019-06-08 15:01
  • 華為麥芒8發佈:售價1899元 主打多場景AI拍照2019-06-08 15:01
  • 3D打印已經進入食品餐飲領域了,你想吃嗎?2019-06-07 07:03
  • 中國學者率先發現:多接受教育可延緩男性大腦衰老2019-06-06 19:05
  • 中國正式發放5G商用牌照 專家:技術優勢領先 市場需求巨大2019-06-06 23:03
  • 養昆蟲吃垃圾,電池廢水養魚……這些廢物處理令人大開眼界2019-06-05 10:04
  • 在高温和活性炭作用下 塑料廢物竟能轉化為噴氣燃料2019-06-05 10:56
  • 人造聲波黑洞温度首次測得 有望證實霍金輻射理論2019-06-04 14:02
  • 豬的擴大潛能幹細胞首次問世2019-06-04 11:08
  • 人造聲波黑洞温度首次測得2019-06-04 10:04
  • 我科學家首次觀察到宇稱時間對稱2019-06-04 09:06
  • 國產手機“有裏有面”贏市場2019-06-04 09:06
  • 光明日報刊文:IEEE改正背後是中國學術的自強2019-06-04 09:05
  • 科技日報談中國科技:華為 美國到底怕它什麼2019-06-04 09:05
  • 人民日報:科學不是自私自利的享樂2019-06-04 09:05
  • 5G時代帶來的遠不只是速度2019-06-04 02:18
  • 工信部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 會帶來哪些實惠?2019-06-04 01:15
  • 天津大學科學家為人造胰島穿上“隱身衣”2019-06-03 17:38
  • 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於近期發放5G商用牌照2019-06-03 14:02
  • 區塊鏈技術落地加速 長三角全國率先整體“上鍊”2019-06-03 14:02
  • 科技日報:我國稀土採選分離技術全球領先2019-06-03 11:03
  • 我國科學家首次揭示人類皰疹病毒基因組包裝關鍵機制2019-06-03 10:08
  • 看人工智能 如何發現夜空中最亮的星2019-06-03 04:18
  • 瀏覽器主頁劫持行為屢禁不止 有法可依卻維權不易2019-06-03 06:03
  • 溝通不暢、聯繫不上 智能客服為啥不夠智能?2019-06-03 07:03
  • 福布斯中國科技女性榜:屠呦呦 何庭波等50人入選2019-06-01 13:02
  • 福布斯中國科技女性榜:屠呦呦 何庭波等50人入選2019-06-01 13:02
  • 泛在電力物聯網助力未來科技城迅猛前行2019-06-01 10:43
  • 錢江“第十一橋”開工建設2019-06-01 10:43
  • 魚碼頭水產品家族不斷壯大 先進保鮮技術功不可沒2019-06-01 10:43
  • 華為新推榮耀20系列手機 操作系統做了很多“微創新”2019-06-01 10:43
  • 第二屆進博會全國路演首站來杭2019-06-01 09:13
  • “2019全國雙創活動周”進入最後衝刺2019-06-01 09:13
  • 第三屆杭州(國際)未來生活節昨日開幕 這是一場科技人文的嘉年華2019-06-01 09:13
  • 5G加速走進人們生活 業內:千元機只是時間問題2019-06-01 03:24
  • 業界在廈門倡議發起成立“中國人工智能城市產業聯盟”2019-06-01 03:24
  • 京交會首次實現5G全覆蓋 助理打造“智慧京交會”2019-05-31 21:03
  • 北京CBD年內實現4至5個5G項目落地2019-05-31 21:03
  • 杭州餘杭集結科技工作者力量 為垃圾分類“關鍵小事”發聲2019-05-31 12:05
  • 北京聯通5G生態合作伙伴大會在京交會成功舉辦2019-05-31 12:05
  • 北大教授張海霞:IEEE的聲明站不住腳 揭露了其虛偽面紗2019-05-30 15:03
  • 北大教授張海霞:IEEE的聲明站不住腳 揭露了其虛偽面紗2019-05-30 15:03
  • 網絡視頻用户超7億 短視頻佔據“C位”2019-05-29 15:53
  • 2019年全國雙創活動周即將啓動2019-05-29 10:05
  • 2019全球智慧物流峯會在杭州舉行2019-05-29 10:05
  • 科學家首次觀察到黑猩猩捕食陸龜2019-05-29 10:05
  • 緩解燃料電池車裏程焦慮,長三角要建氫走廊2019-05-29 10:05
  • 手機申請線上審批 “蓋章”不再來回跑2019-05-28 17:03
  • 何首烏傷肝?易感基因告訴你答案2019-05-28 10:04
  • 異質結分子摻雜有機太陽能電池工作機理闡明2019-05-28 10:05
  • 5月,這些生活謠言你信了嗎2019-05-28 10:05
  • 11月底前全面實施 三階段有序推進攜號轉網2019-05-28 07:04
  • 青年開發者:人工智能的靈魂是“人情味”2019-05-28 07:04
  • 浙江啓動“AI+機器人”未來英才培育計劃2019-05-27 07:06
  • 5G基站輻射大?多慮了2019-05-27 07:06
  • 國產示波器校準儀實現批產2019-05-24 16:02
  • 海拔7003米!我國繫留浮空器創高空探測世界紀錄2019-05-24 16:02
  • 讓創新種子落地生根 一次“意外”突破引發的創新之旅2019-05-24 16:02
  • 航天科工三院31所:為青年打造創新生態圈2019-05-24 16:02
  • 從技術到應用到市場 北斗系統正在全盤“逆襲”2019-05-24 16:02
  • 專家釋疑人工智能時代法律爭議:須以法律和倫理為界2019-05-24 13:34
  • 遠古時期巨大撞擊使月球成“雙面嬌娃”2019-05-24 11:53
  • 2019數博會工業APP大賽20強中 生產製造類APP引領智能時代2019-05-23 16:11
  • “大姨媽”APP創始人柴可:大數據讓女性健康得到更好解析2019-05-23 16:11
  • 中成藥為何不受家長待見2019-05-23 14:55
  • 擁抱科技是教育發展的必然選擇2019-05-23 14:55
  • 塑料垃圾充斥着我們的天空與海洋2019-05-23 14:55
  • 火星探測全景相機研製成功2019-05-23 14:55
  • 德擬投6.5億歐元資助量子通信研究2019-05-23 14:55
  • 冥王星海洋未凍結因有氣體“罩着”2019-05-23 14:54
  • 月球有可能來自地球岩漿海洋2019-05-23 14:54
  • 幹細胞生成脂肪再造乳房用於臨牀2019-05-23 14:54
  • 有一種行走雖然隨機,卻也能走出精彩2019-05-23 14:54
  • 月球從何而來? “嫦娥”正接近答案2019-05-23 14:54
  • 杭州交警開啓“智慧車管”模式 “無人車管所”24小時不打烊2019-05-22 08:12
  • 安全快捷應用場景廣泛 閃付雙免成國際國內流行趨勢2019-05-22 08:12
  • 京東談618新變化:90%的核心品牌將發新品2019-05-21 23:16
  • 工信部:全國光纖寬帶用户佔比達91% 居全球先進行列2019-05-21 20:18
  • 俄計劃提前兩年建成太陽觀測衞星2019-05-21 10:32
  • 新系統可實時監測空氣污染物濃度2019-05-21 10:32
  • 新研究:自閉症與特定腦細胞異常有關2019-05-21 10:32
  • 研究顯示咖啡促進腸蠕動與咖啡因無關2019-05-21 10:32
  • 研究顯示糖尿病可能致多種癌症風險升高2019-05-21 10:32
  • 英研究:走路上學的孩子更不易肥胖2019-05-21 10:32
  • 青少年少看電子屏可改善睡眠2019-05-21 10:32
  • 從零次到第二百次2019-05-21 10:32
  • 1500餘家遊戲企業昨聚濱江2019-05-21 09:20
  • 中國(杭州)機動車 排氣污染防治高峯論壇在杭開幕2019-05-21 09:20
  • 中國移動5G聯合創新中心落地濱江2019-05-21 09:20
  • 法院裁定頭像、暱稱歸屬騰訊 抖音提醒用户更新資料2019-05-17 04:20
  • 河南互聯網用户破1億 手機網民規模達到8400萬2019-05-16 20:16
  • 空調、油煙機喊一下就可以開2019-05-14 15:26
  • 科學家研發出DNA計算機:未來程序員拿試管“寫”代碼?2019-05-15 05:11
  • 世界首富3236顆衞星計劃掀資源爭奪戰 太空競賽硝煙起2019-05-15 05:10
  • 垃圾分類科普同行 餘杭區科協深耕細作普及垃圾分類2019-05-14 10:22
  • 知識產權屢被“侵犯” 司法亮劍護衞周全2019-05-14 10:21
  • 海洋研究熱點多 我國應瞄準印太交匯區2019-05-14 10:21
  • 智能化時代,農機“智商”有點兒不夠2019-05-14 10:21
  • 為活細胞內的每一個蛋白質安裝調控開關2019-05-13 10:14
  • 銀河系首次觀測到重元素組成恆星2019-05-12 17:00